昔日巨头Motorola:成也文化,败也文化(上)

20年前,谁能想象到Moto会沦落至此?先被创业公司围堵,后被巨头收购者拆分,最终被中国公司彻底侵吞。Moto曾是全美最伟大的企业之一,拥有辉煌的创业史,数量惊人的创新产品新业务,坐拥无数财富。Moto更是快人一步,抢在其他大公司之前,早早便有了投资中国市场的打算。它发明了改善企业质量流程管理的新技术——“六西格玛”,帮全球多数公司革新了运作方式。

然而,正如雷曼兄弟、通用电气等大公司一样,不可一世的成功往往会伴随不可避免问题。在Moto的老员工眼中,失败的原因是管理层不仅背离了几十年的企业文化,还把员工间的良性竞争变成内斗。

家族企业崛起

1928 年,33岁的伊利诺伊州人Paul Galvin创立了Moto(最初叫 Galvi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)。两年后,公司迎来了首个重大突破:解决了引擎盖下的静电干扰问题,从而将大众市场的汽车收音机首次推向商业化。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,Paul的外孙Chris Galvin说,Paul是个多产的创业者,此前有两次失败的经历。Moto的成功正是得益于过去的失败。

Paul和他的兄弟Joe一起创办了Moto,并鼓励员工勇于创造、敢于失败、并爬起来继续去发明。Moto的高明之处正是冒险文化、对员工培训研发的慷慨投入,强调员工之间彼此尊重。

早期岁月里,Moto制作了大量消费电子产品,包括家用录音机、电视等。但这并非全部,Moto还会研发并向公共安全保护部门出售技术和设备。比如,警用双向录音机,二战中士兵使用的对讲机——这些统统都是Paul Galvin时代的产物。Martin Cooper是带领研发第一步手机的总工程师,他强调,公共安全业务是Moto的核心。在这里上班不光是工作,更是一项使命。

好景不长。1942 年,Paul的妻子家中被人谋杀。心痛之余,Galvin一家决定设立遗产税,并推动公司上市。上市之后,Moto依然没有摆脱家族企业的影子。1956年,保罗决定辞去CEO一职,交由34岁的儿子Bob继任。

子承父业,内部竞争促进企业扩张

父亲办公司,儿子来拓展。Bob Galvin 被誉为 20 世纪美国最伟大的企业家之一。Bob在任期间(1959年到1990年),Moto年营收从2.9亿美元疯涨至近110亿美元,一跃成为美国Top50企业。

Bob Galvin和他亲手挑出来的后继领导人都坚信,竞争催生优秀。Chris Galvin解释说,由于当时的Moto几乎没有外部竞争,“我们必须提倡内部竞争。”比方说,让两个部门PK,赢的一方将获得额外奖励。在内部竞争的帮助下,通讯和半导体两大部门脱颖而出。通讯部门负责为政府和企业用户架设网络、无线电广播设备和手机,半导体部门不仅与通讯部门互补,后来还为苹果供应芯片产品。

尽管日本市场迟迟没有拿下,但Bob却发现了中国市场的潜力,坚信一定会把日本比下去。因此,当中国改革开放时,他便瞅准时机,伺机行事。而进入中国唯一的要求是:Moto必须带着最先进的技术进来,并将成熟的生产体系传授给中国员工。Bob深知,中国会“师夷长技以制夷”,反过来跟自己竞争。可一想到这一片庞大的市场,他们宁愿丢掉芝麻,捡更大的西瓜。

Bob坚持把Moto最好的技术带到中国,并鼓励在中国工厂依然执行最严格的生产标准。因此,中国的国有企业和数百家供应商都学着用Moto 的方法运营公司,并层层向下游供应商传递。Moto甚至用了比美国更先进的技术,帮助中国建立了首个国家通讯网络。Moto是一个外商,但所做的却超过了任何一个外企。Bob的无私和大度,让员工深深折服。

手机的出现

手机,无疑是Moto最具变革性的产品。万万没想到,这样的痛点来自当时的芝加哥警察局局长Orlando Wilson。在那个年代,芝加哥市区犯罪率飙升。Wilson一方面希望自己的警员纷纷上街巡逻,一方面又不想他们一出门就失联。

Cooper等人想到了一种解决方案:采用无线蜂窝网络的手机。Bob 也意识到,手机的应用场景远远不止执法巡逻。于是,他投入了1亿美元用于手机开发。1973年,Cooper用“大哥大”原型机给竞争对手AT&T的贝尔实验室拨通了第一通电话。1984年,也就是Bob退休的两年前,手机成品DynaTAC准备进入市场。DiNanno说,手机一面世,就立刻火起来,成为公司、同行、甚至全国最抢手的生意。

这样的成功也给Moto的企业文化蒙上一层阴影。手机和公共安全部门原本是竞争最激烈的。随着手机的蹿红,公共安全部门眼睁睁地看着手机部门拿走了奖金,买上了豪车。还在庆功排队中请来男模,将他们涂成美元的绿色,还夸张地穿上大大的美元符号,宣布着“嘿,我们才是土豪。”

竞争还是内斗,傻傻分不清

Moto的内部竞争已经升级为内斗,不同部门领导间的争吵响彻公司走廊。部门间开始杜绝往来,不仅导致许多行为彼此冲突,而且无法形成连贯的计划,比如网络技术和手机服务。尽管Moto是最早期的数字蜂窝技术开发者,并借此或许丰厚利润,可自家的手机却一直没有用上这个技术。

20世纪90年代,Moto有1000名工程师,他们无一例外用着死对头高通的数字手机,Moto自己的手机无人问津。幸好,得益于不断增长的手机业务,公司的总体业绩依然乐观。1994年,公司排到了财富500强的第23位——总营收220亿美元,净利润20亿美元;同年,Moto在全美手机市场的份额达到60%,无线业务也为总营收贡献了近65%。

遭遇滑铁卢

然而,又是好景不长。芬兰的竞争对手诺基亚正在默默兴起,借助 Moto 不擅长的数字手机,反超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制造商。

1997年,为了力挽狂澜,Moto不得不把Bob Galvin的儿子Chris Galvin请回来。Chris在公司呆了20年,他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家的产业。这是一个过“重”、充满官僚气氛的巨型公司。虽然它在全球开展了60多项业务,但几乎都遭遇了增长瓶颈,而手机又是其中最大的拖累。除此之外,铱星计划更令人头痛。

20世纪80年代末,Bob Galvin豪掷26亿美元,用于铱星系统的开发,以便取代蜂窝系统、扩大信号覆盖。90年代,铱星面世后发现,3000 美元的昂贵手机配上每分钟7美元的花费,土豪用户都会倍感压力。1999年,铱星宣告破产,并以2500万美元低价抛售,不及投资额的1%。

屋漏偏逢连夜雨。2000年,科技与电信股泡沫破灭,Moto的股价遭遇重创。随后,2001年的911事件和2002年的SARS事件中断了国际供应链,致使产品销量大幅降低。仅2001年短短一年,Moto的营收额骤降了80亿,只剩300亿美元。

为应对亏损,Chris关闭部分工厂,并大幅裁员5.6万人,几乎占到了总员工数量的1/3。有趣的是,911之后,风雨飘摇的公共安全部门出现业绩增长,利润率也回归高位。可惜,好景依然不长。

ARE YOU INTERESTED IN?

  1. 与我们

    合作

  2. 我们坚信,最好的咨询策划服务是“恋爱式”的。
  3. 我们认认真真与客户谈一场恋爱,真诚付出,发挥专业,创造价值。
  • 集团总部:
    蒙自路763号丰盛创建大厦6层
  • 热线:17701790188
  • 传真:021-63166993